今年的中东时间11月30日至12月12日,是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即“COP28”)在阿联酋迪拜召开的日子。
融中财经获悉,不少硬科技VC、美元VC纷纷组队前往。此次行程两个目的,带领旗下被投项目参加气候变化大会,另外,此次会议不少中东土豪财阀们都在场,国内的VC们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机会,与其建立联系,为未来的募资铺路。
虽然近几年媒体报道了不少中东土豪在中国投资布局,但是事实上,想要拿到他们的钱,并非想象中容易。
过去几年,受困于各地返投政策的人民币基金,如今,刚出国门,又遇海外返投要求。“我老板让我这个美元IR直接转做人民币IR了。”
就在上周,不少国内VC机构纷纷前往迪拜,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的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融中财经获悉,包括中科创星、赛富、金沙江在内的投资机构纷纷前往。
在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阿联酋能源和基础设施部长苏海勒·马兹鲁伊在会上表示,“在过去的15年时间里,阿联酋政府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氢能、核能等可再生能源,在该领域的投资已经超过了1450亿迪拉姆(约合400亿美元)。”
众所周知,阿联酋是个传统“石油大国”,一直以石油产业作为经济支柱。但也正是由于对石油单一能源的过度依赖,让阿联酋急欲进行能源侧的战略转型。
阿联酋的“土豪”投资人们,早已盯上了全球新能源产业链整合趋势来发展本土的新能源产业,跑出“中东风格”的新能源豪车。
此次COP28大会上,阿联酋方面也拿出了“线亿美元成立新气候基金,把这笔钱花在能源转型、工业脱碳以及气候、技术等领域上。
近几年,中国新能源大产业快速发展,促进了风能、氢能等再生能源产业的崛起。
2022年,中国全年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超过1.5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76.2%,已经成为新增电力装机的绝对主力。中国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总新增容量比重超过一半,是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增长的最大贡献者。得益于规模巨大,2022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已达到2.7万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接近三分之一,在保障能源供应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于此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快速经历了从零至一,再由一到十的过程。2023年上半年,中国出口新能源车约80万辆。这一背景下,不少新能源相关项目纷纷选择出海。投资机构们带着自家被投项目出门“见见世面”的目的,也就不言而喻了。
一个典型就是硬科技早期投资机构中科创星,在COP28蓝区·中国角,中科创星联合主办“可再生能源与人类经济增长新范式”主题边会。
会议期间,由中科创星投资企业北京海德利森科技有限公司承建的迪拜首座氢气充装站、加氢站正式亮相。该项目由阿联酋国家石油公司和迪拜水电管理局运营管理,由海德利森进行整体设计、设备制造和安装调试。
中科创星携手「华培动力」、「中科海钠」、「星环聚能」、「智谱AI」、「博萃循环」等多家企业组成硬科技考察团,前往加氢站以及多地进行考察。
不仅仅是中科创星,今年10月,深圳创投圈有组织地开展了一场走进中东的商务考察调研,达晨、深创投、基石资本、星河资本、钛信资本、千乘资本等在内的人民币基金纷纷去往中东考察观摩。
达晨董事长刘昼表示,“总体来看,让中东的主权基金包括阿联酋的这些基金直接出资还比较困难,深圳本地的机构直接去募资,从短期来看可能也有难度,这些主权基金需要逐步认识和了解我们。他们更希望通过项目的途径先接触,侧重和我们从项目上的合作开始,比如推荐好的项目跟投,在这个过程中再相互增进了解,之后再有下一步的动作。”
最近几年,人民币基金在募资时听的最多的就是招商返投,但没想到,除了国门也是一样。项目方想要拿到中东的钱,也得先落地建厂,再谈股权。
今年6月,阿布扎比投资机构CYVN Holdings与蔚来签订股份认购协议,通过定向增发新股和老股转让的方式,对蔚来进行约1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0亿元)的战略投资。
而在前一天,6月19日,前途汽车母公司长城华冠与约旦最大的私营公司Manaseer Group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在约旦建立合资公司,而合资公司将把前途汽车的前途K50、K20和K25本地化并服务于中东和北非市场。
再往前看,6月11日,沙特与高合汽车母公司——华人运通签署了一项价值5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01亿元)的协议,去年12月,天际汽车也和沙特签订了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亿元)的合资合同。
富豪们还投资了中国的智能驾驶、出行服务甚至电池制造公司,创维、宏景智驾、滴滴、新石器等都有参与。可以说,富豪们几乎是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相关公司都投了个遍。
中东土豪,正在真金白银的投资中国新能源汽车项目。沙特公共投资基金总裁亚西尔·鲁梅扬在采访中表示,“在电动汽车方面,沙特正在与一些全球最优秀的人合作,并致力于将这些品牌带到沙特建立工厂。”
10月23日,沙特主权财富基金(Public Investment Fund, PIF)宣布将与现代汽车达成合资协议,双方将在2024年共同在沙特阿拉伯开工建设一家高度自动化的汽车制造工厂。
“你要在当地建厂,拉动当地的产业,才能拿到钱。”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融中财经。
这是一种双赢。对于车企而言,中国新能源竞争非常内卷,而海外市场的竞争则相对空白。沙特和中东新能源汽车市场还处于相对的初始期,市场潜力较大,这也是吸引现代汽车在沙特建厂的最主要原因。
现代汽车希望可以更早地落户沙特,抢占中东的汽车市场份额。据悉这次现代汽车与沙特阿拉伯主权财富基金的合作,双方将投资逾5亿美元建设一家汽车装配厂,从而加入电动汽车制造商Lucid Motors Inc.的行列。现代汽车对外组组长Park Jiwoo表示,该公司计划在吉达附近的阿卜杜拉国王经济城建设年产5万辆汽车的工厂,其中沙特方面会占股70%,现代汽车占股30%,工厂竣工后将为当地带来数千个就业岗位。
前途汽车也不例外。今年6月,前途汽车官微消息,前途汽车母公司长城华冠与约旦最大的私营公司Manaseer Group(简称Manaseer)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在约旦建立合资公司。
在投资上,中东投资者们也有一定倾向性,他们更加热衷于选择那些已经实现了量产或商业化,但在资金方面却面临一些困境的车企。对于车企来说,他们的投资是雪中送炭,而对于资方,在企业低谷时入仓,或能在之后获得巨大的资金回报。
“最近一年真的是全球飞,我们整体感觉确实目前中东手上还有钱。”北京某产业基金IR张彤告诉融中财经,“相比之下,新加坡的钱变得更加谨慎。美国出资意愿收紧。”
从美国到欧洲,再到新加坡、日韩、最后到了中东,今年来,张彤的飞行里程又创新高。“真的是飞遍全球。”
虽然如此,但募资效果并如预期那般顺利。“体感上,美元募资真的非常困难。”张彤表示。“大家都更加谨慎的对待地缘风险。”
除了地缘风险之外,贸易冲突对经济的整体影响、外商投资法案及白名单,LP还在担心中国市场的退出等问题。为了应对在美国募资的苦难,VC们开始在全球各地活动。
去年,国内VC/PE大佬不约而同远赴新加坡募资的现象被圈内热议,不少投资大咖纷纷去往新加坡参加各类活动,频繁露脸,目的就是募资。
新加坡超高净值群体人群聚集。数据显示,2021年亚洲身价10亿美元以上的超高净值群体数量增长16.5%,占全球总数的1/4以上。Henley & Partners研报显示,2022年预计会有2800名亿万富翁前往新加坡,通过设立家族办公室的方式管理资产。
早在2020年,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夫妇在新加坡设立了家族办公室。同年,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也在新加坡设立了家族办公室。
除了这类家族办公室之外,传统基金、私募股权、风险投资、对冲基金还有家族办公室都在抢摊新加坡。
不过,新加坡并非遍地黄金,热闹背后也有诸多挑战。“虽然家族办公室上千家,但是有出资能力的,而且有出资意愿的,十个手指头数得出来。”
根据家办新智点的统计,中东LP具体而言分为几个板块:首先,中东的主权基金,沙特、阿联酋、科威特、卡塔尔四国主权财富基金,这类型的主权基金具有全球资产配置的偏好和优势,投资风格稳健。作为长期投资主体,主权基金更有优势参与另类资产投资,实现跨周期投资,以牺牲一定流动性,获取更高的投资收益。值得注意的是,主权基金的起投资金数额较大,在布局一级市场时,大多会通过FOF进行配置。
“中东资本的体量很大,需要寻求全球化的资产配置。尤其是像迪拜、阿布扎比等地的主权基金都在放眼全球布局,阿联酋和中国的关系比较友好,这些资金方在寻找项目源的时候,一定会把中国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资产配置的主要方向。”刘昼介绍。
不过,想要拿到中东的钱,并非易事。随着资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到访加剧了竞争之外,中东主权基金更倾向于通过项目接触,如果有了建厂落地的意愿,才会进一步跟进。
“现在,去海外募资,人家也跟你谈两件事:你有没有项目落地。”张彤告诉融中财经,“感觉没有出国。”
虽然中东土豪不少,但是他们对于项目等要求同国内的引导基金类似,也要求项目落地和返投。不少车企到了海外,第一件事就是拿钱建厂,也印证了中东土豪们当前的投资方法论。
张彤介绍,去中东募资时,最好的敲门砖还是项目,“最好是带着几个他们感兴趣方向的项目,比如新能源、医疗等方向,然后去做路演。如果这些项目还能落地,那更好了。”
“海外募资也不容易,美元出资人谨慎的态度短时间内无法评估何时才能再次放宽,但我们老板已经跟我说了‘转做人民币IR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