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行业资讯 最新消息
宝安打造青春活力时尚新城区

  宝安抓住前海扩区等重大机遇,提升软实力。图为新地标“湾区之光”摩天轮。南方日报记者鲁力摄

  宝安,在这片建制史有1700年的土地上,岭南风情扎进泥土,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孕育出独树一帜的人文奇观。要参透深圳软实力崛起的奥秘,这是绕不开的宝地。

  有人说,深圳是一座专心经济的城市,但回望2003年,深圳率先在国内提出文化立市战略。它潜心布局,不懈培育城市的特色文化,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随后,文化强市、提升城市软实力等计划相继落地。时至今日,深圳继续发力,涵养城市底蕴。

  2月14日,深圳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提出三个重点:文明城市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高地和国际著名体育城市。每一项内容,宝安都是深度参与者。

  刚刚闭幕的宝安两会提出,今年,宝安区将加速文体设施建设,加快湾区文化品牌落地,加急文物抢救性保护。身处湾区核心地段,宝安在深圳西岸撑起一座耀眼的人文重镇。

  今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特别点出,加强凤凰古村落等保护与活化利用。宝安成立工作专班,探索规划古村的文旅融合发展。

  凤凰古村位于宝安凤凰山脚下,于宋末元初由文天祥后世族人所建。古村历经700余年风吹雨打,已成为深圳建筑单位最多、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村落式古建筑群。村内近百座明清民居、私塾公祠造型秀美,留存大量精美的雕塑壁画,犹如人文历史宝库,价值不可估量。

  可以说,凤凰古村是宝安历史沉淀的一个缩影。深圳的文脉在宝安形成与传承,赓续优秀传统文化是宝安人生活的日常。

  兔年春节期间,宝安的民俗活动片刻不停歇。从前海湾出发,沿着珠江东岸向北而溯,各种庆典精彩纷呈。

  在新安滨海广场,“湾有引力·大展鸿‘兔’”巡游热闹非凡,8头醒狮恭贺新禧,7支表演团体与民同乐;在西乡,各社区出动麒麟醒狮队伍,一连7日走街串巷,并于元宵节当日合体汇演,向居民拜年送祝福;在福永万福广场,“长龙”翻腾、“雄狮”跳跃,已举办三十届的龙狮会如期而至……

  潮起珠江畔,风抚凤凰山。宝安本土文化散布在10个街道124个社区之中,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如何保持原生传统的勃勃生机?宝安有一番深思熟虑。

  去年,宝安启动公共文化品牌高质量发展行动。行动方案特别定制“双创”工程,针对在地历史文化,打造新安“国潮”文化、西乡非遗庙会文化等,实现一街道一特色文化,促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宝安注重保育人文历史的珍藏。今年,宝安将加快文物保护规划出台,全面梳理红色资源“家底”,并建立文物保护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近年来,城市更新正在宝安如火如荼地进行。针对现存的凤凰、沙井、清平、燕川等古村古墟,宝安深挖其中的历史文化及人文内涵,活化利用,留存文脉火种。

  当然,宝安没有囿于本地故事而固步自封。传承贵在革故鼎新。文化溯源的地基挖得越深,时代风潮的高楼也可建得越高。当下,宝安身处湾区融合的变局,必须利用文化擦亮招牌,如香港西九龙般,打造一场又一场抢眼的文艺盛事。

  宝安策划的一系列湾区文化形象品牌先声夺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宝安讲坛邀请名家教授,讲授中华民族在5000年岁月中萃取的精髓;“粤来粤有戏”湾区粤剧节汇聚粤港澳名伶,在宝安碰撞粤韵火花;“临廊满目”行走艺术汇则以滨海廊桥为载体,举办多场展览和快闪,在中心城区构建永不落幕的公共文化舞台。

  时下,宝安城区发展跨入“湾区时代”,50公里海岸线的面貌日新月异。低矮的厂房、老旧的城中村正逐片迭代成现代化都市,越来越有“湾区范”。时不我待,宝安需要攀上世界舞台,推广“青春·活力·时尚”的新形象。这样的机会在哪里?宝安瞄准高端赛事资源。

  新春长假刚过,宝安便公布一项重磅消息:今年计划举办世界田联钻石联赛深圳站和世界帆船对抗巡回赛总决赛,成功运作两届的“湾区杯”中国围棋大棋士赛也将照常举行。

  上述赛事皆大有来头。钻石联赛是世界田联旗下高级别比赛,在田径领域的分量仅次于奥运会和世锦赛。世界帆船对抗巡回赛在近岸举行,赛程短且竞争激烈,被视为航海世界的F1大赛。“湾区杯”中国围棋大棋士赛由深圳首创,是五大职业围棋头衔战之一,属于棋界盛事。

  通过3场赛事,超越自我的奋进精神、滨海特色的都会气质、厚重深远的历史底蕴,这些宝安的城市内涵淋漓尽致地呈现在世界的镁光灯之下。

  借助文体翘楚引流,再借势铺垫城市营销,这是国际惯常的手法。去年11月至12月,全球目光都聚焦在世界杯举办地卡塔尔身上,与其沾边的资讯铺天盖地。有评论称,世人记住“卡塔尔”三个字,所有投入都值了。

  一场盛大赛事的申办与运营,仰赖产、城、人、景综合条件的承托。2021年,深圳首次将“建设国际著名体育城市”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曾解读道,国际著名体育城市的创建,与城市的品牌构建、文化积淀以及名片打造息息相关。

  运用顶流赛事造势,清晰响亮的讯息向世界发送:宝安有宝地,宜居宜业又宜游。它展开双臂,时刻准备拥抱四面八方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城市品牌构建不在一朝一夕,平常也需磨练内功,提升城市的精气神。宝安依托尖端资源,在林丹、谢杏芳、陈静、黄博凯等名将加持下,推动高水平运动进校园、进社区,拉拢街坊邻里融入全民健身生态圈,营造奋发向上的氛围感染每一名宝安人。

  去年11月,宝安举办第二届“湾区杯”大棋士赛。卫冕冠军丁浩接受采访时曾称赞:“宝安的环境非常好,欢乐港湾等滨海美景让我很放松。”宾客、媒体因赛事而来,带走对湾区的崭新印象。

  丁浩提及的欢乐港湾,是宝安引进外援缔造人文新地标的经典案例。当前,宝安再接再厉,聚集更多有识之士,携手创设“文化新场景”。音乐戏剧、艺术展览、沉浸式表演、非遗国潮等文艺活动将遍地开花。

  未来,宝安处处是“名片”。城市人文品牌不仅塑造街区商圈形象,也在产业空间中萌芽。今年,宝安谋划开辟1至2个试点,在空间形态、常态项目、内容质地、运营机制等方面先行先试。

  湾区向湾而兴,鹏城向西而腾。矗立于珠江口东岸的宝安,被“大前海”“黄金内湾”等重大利好政策层层圈中。随着商机涌现、人流迁居,宝安的烟火气越来越浓,并在2021年提出打造高品质民生幸福城的目标。

  居民享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城区生活有滋有味,这是一座城市的人文底色。如此“软实力”倚仗资源投入毫不吝啬的“硬支撑”。

  最近几年,宝安的文体设施建设一路狂飙。深圳滨海艺术中心建成迎客,宝安1990改造升级重启运营,福永、新桥、松岗等一批街道级文体设施落成。湾区书城、宝安冰雪大世界、宝安公共文化艺术中心等大项目加紧施工,将来必定跻身人们争相打卡的新地标之列。

  去年,宝安的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增加12.55万平方米,稳居深圳各区前列。新增体育场地达477块、面积10万平方米,总面积全市第一。新的一年,宝安继续推进各级文体设施项目规划和建设,构建日趋完善的公共文体设施网络。

  谈及宝安的公共文体服务,不得不提卓有成效的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目前,宝安近六成社区已设立图书馆分馆,2022年图书馆总分馆接待读者人数突破300万人次。微信公众号关注指数连续11个月占据全国区县级同类单位首位。文化馆方面,10个街道皆完成分馆覆盖。去年,总馆联动各分馆、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成员开展活动超500场,周末音乐会等文化展演备受欢迎。图书馆和文化馆已是宝安人享受闲暇时光不可或缺的场所。

  公共文体服务触手可及,为市民就近深入“文化圈”“健身圈”提供极大便利。在此基础上,宝安源源不断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普及人文艺术和体育健身,人人都可受惠于文体建设的丰硕成果。

  今年,宝安的群众文体工作提量更提质。文化“百千万”工程活动预计开展2000场、宝图星期讲座等十余个品牌文化活动持续开办、全民健身人才计划培训1400名、各类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准备进行7000场以上……宝安持续吸纳本土资源力量,为居民献上丰盛的文艺大餐,掀起热烈的全民健身风潮。

  在逐梦湾区的时代,宝安在岭南的土壤播下人文之种,浇灌海风吹来的雨水,必将在高质量发展的耕作中,结出独一无二、飘香四溢的璀璨之花。

  宝安区两会期间,多位人大代表围绕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言献策,尤其针对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工作,提出诸多见解和措施。目前,宝安共登记有4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深圳各区中位居前列。

  “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宝安区人大代表吴海凤分析道,时下非遗传承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境。据此,她提出,宝安的文化和教育部门应携手,大力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一方面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需培养非遗接班人,实现双赢。“要鼓励学校开设相关课程,邀请非遗传承人入校授课。”她说。

  吴海凤也建议宝安启动申报广东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对区内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且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她讲道:“宝安具备条件先行先试,探索一套文化的发展与保护的深圳模式。”

  目前,宝安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依靠各级政府、社区股份公司等多方资助开展传承工作。宝安区人大代表李军表示,宝安需考虑成立非遗保护工作基金,并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按照国家、省、市、区级非遗项目划拨相应经费。“就拿深圳市级非遗项目洪佛拳来说,其商业开发难度大,传承发展后劲不足,要强化财政保障。”他举例说。

  宝安作为国土大区,各街道文化资源丰富。不少人大代表从保育地方特色传统着手,建议宝安加大力度,让本土历史文化活起来。

  宝安区人大代表文太光提议,推进燕罗红色小镇专项保护规划工作,遵循“修旧如旧”原则对宝安县一大旧址及周边古镇进行合理修缮。他指出,需要深入挖掘其中的历史文化积淀,高标准编制文化街区建设规划,在燕罗形成享誉全市的宝安红色文化名片。

  “宝安县一大旧址的知名度不算高。”宝安区人大代表洪榜开指出,“它的展陈模式相对单一,传播红色文化能力较弱。”他认为,宝安应利用旧址举办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活动,拓宽线上线下的传播渠道、增加传播形式,全力将其建设为红色教育示范基地。

  提到宝安本土文化,避不开一道舌尖上的美食——蚝。沙井有“千年蚝乡”美誉,从2004年至今,每年年末都会举办金蚝美食民俗文化节,成为独具特色的文旅名片。2022年,沙井蚝民生产习俗被纳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宝安区人大代表陈允权希望政府继续助力,加快该民俗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冲刺”的进度,早日启动申报准备工作。“这项生产习俗世代相传至今,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他说。

  沙井大街片区正推进城市更新,范围达140万平方米,拟转变为集文旅、研发与居住于一体的区域性地标。“这是沙井蚝文化和蚝产业焕发生机的契机。”在宝安区人大代表陈耀明看来,沙井蚝文化要凭借片区风貌更新迭代的契机,推动品牌形象升级。他倡议,要依靠更新后的金蚝小镇,打造沙井蚝地域IP形象和周边产品,常态化策划推广活动,维持沙井蚝的热度,实现传统文化名片年轻化。

  宝安区人大代表阮忠敢则构想在宝安特色农产品黄田荔枝上做文章,打造农耕文化旅游示范基地。黄田荔枝产自航城街道,是深圳唯一的地标农产品。他倡言,黄田荔枝园需将农业生产结合农村文化进行旅游开发,政府应协助园区完善周边的道路交通配套,提升片区内的供水能力,促进果园休闲旅游业发展。

  随着“双区”建设、前海“扩区”、“黄金内湾”打造等重大利好政策圈中宝安,宝安从原关外的特区边缘跨入湾区核心之列。崭新的区位需有崭新的文化软实力相匹配。

  作为深港文化之源,宝安富含文旅资源:宝安县一大旧址等红色印记,“湾区之光”摩天轮等大湾区新晋“网红”打卡点,沙井金蚝美食节、宝安帐篷节等影响力日益扩大的文旅活动……

  “宝安要打造文旅IP,发挥在黄金内湾核心引力。”在2月20日开幕的宝安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宝安区政协委员朱浩勃说。

  每逢节假日,宝安总能吸引一批游客。今年春节期间,宝安客流“兔”飞猛进,实现开门红。根据宝安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公布的数据,宝安在春节长假共接待游客70.15万人次,同比增长180%,酒店住宿和景区门票交易额同比分别增收2.5倍和11倍,旅游业整体收入达3.73亿元。

  不过,宝安文旅产业也有亟须补足的短板。“受疫情影响,宝安许多文旅活动品牌未能深化打造,辖区之外的受众对宝安文旅IP没有深刻印象。”朱浩勃分析。

  他认为,宝安文旅IP的能级与宝安的区位不匹配,宣传曝光不足,数字化呈现和传播能力较弱,辖区文旅资源有待系统整合和挖掘盘活。

  对此,朱浩勃提出,宝安应强化文旅IP顶层设计,锚定高品质文体旅商融合发展高地,出台相关指引文件,同时邀请国内外机构和专家把脉问诊,系统性地打造宝安文旅特色。

  “宝安要突出打造重点项目。”朱浩勃指出,宝安可依托龙头文旅企业的能力,将现有的欢乐港湾、凤凰古村、清平古墟等资源建设成国际化文旅街区。

  根据规划,宝安将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建造700公里慢行网络,于2035年全面形成山海融城、河林织城、功能复合、全民共享的全域漫道网络。他认为,这是宝安可以善加利用的资源,“簕杜鹃谷、环立新湖、五指耙公园、茅洲河等‘绿道+健身步道’值得重点升级并推广”。

  文化要在交流中才可获得提升和传播。朱浩勃建议宝安策划系列特色活动,包括文化产业展会活动、国内外高端品牌体育赛事,加强工业旅游的景点建设和线路规划,借助制造业大区的工业底色提升宝安知名度。

  在社交媒体当道的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全链条的宣传体系是“软实力”的“硬支撑”。朱浩勃表示,宝安需主动出击,组织优秀文旅企业在大湾区范围进行推广,并重制文旅宣传片,更新宝安的品牌形象。除此之外,他指出,宝安还需考虑借助外援发掘“青春·活力·时尚”元素,扩散文旅IP魅力,邀请文旅界网红推介宝安之美,组织更多针对港澳青年的交游活动。

  最后,在朱浩勃看来,文旅“上云”也可为IP打造助力。“通过挖掘人文历史、旅游文创等的市场价值,将具有宝安特色的文化数字化产品推出来。”他构思道,要让宝安文旅IP通过“云上宝安”走向全国。